近幾年高層建筑發展越來越快,泵送混凝土施工對預拌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穩定性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高層建筑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近而逼迫預拌混凝土企業對預拌混凝土原材料要求越來越高,因而近幾年聚羧酸系外加劑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逐漸取代了萘系外加劑在預拌混凝土技術中的應用。
然而,雖然聚羧酸系外加劑解決了預拌混凝土高層泵送和預拌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但是由于聚羧酸系外加劑對混凝土原材料及環境條件的波動非常敏感,導致預拌混凝土在施工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預拌混凝土坍落度有返大現象,特別是冬季這一現象較為普遍,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每次也是模糊解決。
這一現象每年都重復困擾著攪拌站的技術人員,一直也沒得到徹底的解決。通過和外加劑廠技術人員反復溝通和實際生產經驗,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聚羧酸外加劑本身的分子結構官能團的性質決定的。在較低溫度環境下膠凝材料顆粒吸附聚羧酸外加劑分子官能團速度較慢,出機混凝土不能真實反映聚羧酸外加劑的減水率,經過運輸時間過程,聚羧酸外加劑全部發揮作用導致到現場混凝土坍落度返大甚至離析;
二是,在冬季攪拌站生產時一般使用蒸汽或電加熱給攪拌用水加熱。但是在生產過程中水的流速較快,加熱水的上升溫度跟不上,導致前后車攪拌用水的溫度相差甚大,影響了外加劑分子和膠凝材料顆粒的吸附時間,近而影響到混凝土坍落度的變化;
三是,由于攪拌站混凝土生產方量較大,為了滿足供應需求,縮短了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導致出機混凝土坍落度也不是聚羧酸外加劑的真實反映。
解決辦法:
(1)提前試配聚羧酸外加劑和所使用膠凝材料的適應性試驗,不僅要滿足減水率要求,又要滿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
(2)攪拌站盡可能的攪拌用水水溫變化不要太大,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設置兩個水倉輪流加熱使用;
(3)延長攪拌時間,盡可能的使聚羧酸外加劑和膠凝材料顆粒充分的接觸時間;
(4)調整配合比,增加混凝土的穩定性,降低外加劑摻量,以降低混凝。